大师忠实虽已去,白鹿精魂却长存。5月12日下午,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特邀我校文学院韩鲁华教授在雁塔校区工科楼一楼报告厅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永远的白鹿原——深切怀念当代文学大家陈忠实先生》的专题学术讲座。学校部分处室领导、导师及研究生近300人参加了讲座,讲座由研工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海波主持。
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韩鲁华教授分别从陈忠实的人生历程、《白鹿原》的创作历程、《白鹿原》民族灵魂的解析与铸造及《白鹿原》文学价值与内涵四个方面对忠实先生和他的巨著进行了解读与剖析,以此悼念并向先生致敬。
韩鲁华教授作报告
走进忠实先生,韩教授用他浓厚地道的关中口音、饱含与先生近30年的友谊情怀,通过对先生的成长地域、家族传承、性格塑造等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分析,将一位“凝重而蕴藉、倔强而豁达、淳厚质朴而沉稳刚毅”的关中汉子生动鲜活的展现在了大家面前。韩教授说,正是关中地域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的内质特征塑造了先生的品格品质,也正是这样的品格品质才能创作出一部气势雄浑、构建宏大、内涵深厚的经典著作。
韩教授将忠实先生创作生涯以《白鹿原》为巅峰顶点与分界线,分为三个时期:前白鹿原时期、白鹿原时期、后白鹿原时期。在第一个时期中,忠实先生是在社会生活特别是时代政治牵引下的写作,苦苦寻求艺术自我的挣扎过程,主要是描述现实生活和农村生活的中短篇小说,这也是忠实先生成为专职作家的转换期;白鹿原时期中,忠实先生从1986年开始的创作到1992年于《当代》杂志第一次发表,历经六载、沉心静气,用生命情感体验的“善”构建审美价值的核心以“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在后白鹿原时期中,忠实先生继续着艺术思考,以短篇、散文、文论为主,将生命体验与艺术体验完美融合。
谈到《白鹿原》民族灵魂的解析与铸造和文学价值与内涵时,韩教授认为,《白鹿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秘史,将中国近50年的社会历史、中国乡村生活与家族演变史、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精神史与中国人的生命情感史统统纳入其中。《白鹿原》将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写到了极致,将中国乡村儒家文化浸透的文化实践人格写到了极致,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及其人格建构和近现代社会的一个标本。《白鹿原》是中国当代现实主义巅峰之作。
通过韩鲁华教授的讲座,希望广大研究生在感受忠实先生恬淡的生活态度与沉稳刚毅的高洁品格的同时,要学会在生活与学习中独立思考与分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忠实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作为“文化艺术界的旗帜”精神从未消散,让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将先生的思想与精神予以继承与发扬!悼念并向陈忠实先生致敬!